1月31日,備受關注的武漢新城重大工程啟動,奏響了今年武漢奪取經濟“開門紅”的發展強音。
當日,武漢新城新開工30個項目,全年新開工項目總數將達到175個,總投資超1600億元。
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:“縱深推進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,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。”省委明確要求武漢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當先鋒、打頭陣,擔當主力軍,武漢新城是新的增長點。
建設武漢新城是百年大計、武漢大業。當前,武漢全市上下搶抓機遇、勇擔使命,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,打造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主引擎。
武漢新城創新策源基地項目建設現場
從東湖科學城到武漢新城
同樣是在光谷,東湖科學城與武漢新城,兩座“城”有何不同?1月29日,《2023年武漢市科技創新工作要點》正式發布,同時點名“東湖科學城”以及“武漢新城”。
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、博導鄒薇認為,省、市大力推進東湖科學城建設,就是要以科學城為載體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,打造科技創新高地,為武漢未來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好基礎。而武漢新城并不是簡單地圈一塊地,是要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的高峰,注重源頭創新、原始創新以及高科技產業的集聚,在武漢新城形成產業優勢和研發優勢,在武漢都市圈形成更強的輻射帶動力。此前公布的《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》中指出,武漢新城突出高端商務、高效能科創服務、高品質生活服務的城市功能,有效疏解武漢中心城區過密人口,優化武漢空間結構,帶動武鄂黃黃同城化發展。
根據規劃,武漢新城規劃面積超過50%在光谷,光谷70%的面積將被納入武漢新城。武漢新城全年新開工項目中,就包括一批大科學裝置和重要的配套基礎設施。武漢新城在哪里?從地圖上看,武漢新城打破了行政區域,橫跨武漢、鄂州兩市,共8個片區組成,分別為:以左嶺為主的中心片區,以及光谷片區、葛華片區、花山片區、龍泉山片區、紅蓮湖片區、梧桐湖片區、濱湖半島片區,規劃面積719平方公里。“就像劍客出招一樣,最核心的招數才有最大的競爭力?!焙笔∥錆h都市圈研究會會長、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春洋談到,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有火車頭,需要有增長極的引領帶動作用。建設武漢新城,就是要集中優勢資源來發展,從而增強整個武漢都市圈的核心競爭力和引領帶動力。
此前發布的《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》指出,武漢新城將突出高端商務、高效能科創服務、高品質生活服務的城市功能,有效疏解武漢中心城區過密人口,優化武漢空間結構,帶動武鄂黃黃同城化發展。“武漢是武漢都市圈的增長極,武漢新城是作為武漢都市圈核心區的武鄂黃黃的增長極,只要增長極的實力打造出來了,在區域發展競爭中才能占有優勢地位?!崩畲貉笳f,高標準啟動建設的武漢新城,將成為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和全省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,將成為武漢都市圈參與國家甚至國際區域競爭的一個重要支撐。
從武漢到武漢新城
“武漢有了更大的‘發動機’、更多的可能性”
“武漢都市圈規劃的出臺,順應了當前區域發展的客觀規律。中心城市不能只發展自己,而是要更積極地帶動周邊區域發展,對武漢來說,首先就是要輻射帶動鄂州、黃石、黃岡?!敝袊鞘薪洕鷮W會副會長、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指出,武漢新城的出現,就是在做強武漢的“發動機”,擴大發展核心圈,從根本上提高發展帶動力。根據《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》,武漢新城總體定位為:武鄂黃黃城市中心,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主引擎。武漢新城要打造世界級科創策源高地、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、全國科創金融中心、國際交往中心、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。
在武鄂黃黃規劃的八大城市組團中,打破傳統行政區劃的武漢新城位列首位,受到廣泛關注。
秦尊文指出,武漢新城聯動了武漢與鄂州,從而更進一步拉近了武漢與黃石、黃岡的空間感,形成了都市圈連綿帶,將有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。
今年是武漢新城的起步之年,而未來,被寄予厚望的武漢新城將成為全市最重要的投資平臺、科創平臺、產業平臺?!拔錆h新城讓光谷的發展空間得到了進一步擴大,更加便于全市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和布局?!鼻刈鹞恼J為,武漢新城的出現,讓武漢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期待。
武漢新城創新策源基地項目位于東湖科學城核心區
占地面積約1780畝,總投資額約134.6億元,年度投資5.18億元,主要建設內容包括“一論壇三裝置一社區”(東湖科學論壇、三大科學裝置、科學社區)及相關配套設施,著力打造武漢新城創新驅動區域協同發展主引擎。
光谷國際社區項目效果圖
位于東湖科學城核心區域,項目總投資49.72億元,規劃凈用地面積19.18萬㎡。整體定位為“零碳社區·智慧社區·國際交往社區”,將打造成為集聚國際人才服務的世界光谷國際交往客廳。
前沿生物技術產業園一期項目效果圖
總投資約24億元,總建筑面積約37萬㎡,擬建設現代新型廠房、研發廠房等在內的產業集聚區并配備相應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。
光谷創新人才基地項目效果圖
位于光谷中心城,占地面積3.86萬㎡,總建筑面積11.13萬㎡,計劃竣工時間為2025年7月。項目總投資22億元,主要建設高層住宅、多層住宅、商業、配套公建等。
武漢新城是什么?武漢新城將擔負怎樣的使命?回顧武漢新城的誕生過程,能找到明確答案。
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出,大力發展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,將武漢都市圈打造成為引領湖北、支撐中部、輻射全國、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長極,到2035年建設成為人口規模超3000萬、GDP超6萬億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。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召開,提出要強化分工合作,武漢當好“主引擎”,加快建設武漢新城,鄂州、黃石、黃岡主動融入、深度融合,其他五市主動找位、競相出力,形成協同聯動、組團發展的格局。《武漢都市圈發展規劃》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。建立健全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,建設現代化都市圈,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提供堅強支撐,更好助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,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。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第二次會議召開。會議審議了《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《武漢都市圈發展2023年工作清單》《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》《武漢新城規劃》。湖北省發改委正式印發《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》,詳細闡述了武鄂黃黃及武漢新城的建設規劃?!洞缶V》明確,武鄂黃黃規劃多中心組團式城鎮用地布局,并沿江環湖構建八大城市組團,即武漢新城組團、武昌組團、漢口組團、漢陽組團、湯遜湖組團、鄂州主城組團、黃岡主城組團、黃石—大冶組團(含黃石新港)。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,打造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同發展主引擎。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,武漢新城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報告提出,縱深推進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,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。武漢新城建設推進會舉行。會議要求,把武漢新城建設成為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、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、全國科創金融中心、國際交往中心、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。湖北聯投所屬花山生態新城、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、梧桐湖新城地理位置分別處于武漢新城組團中的花山片區、新城中心片區和梧桐湖片區,發展前景廣闊。湖北聯投將充分發揮“一二三級聯動、多業務板塊協同、產城融合發展、全生命周期運營”的綜合優勢,深耕武漢都市圈,聚焦武鄂黃黃發展線,繼續當好“城市優質合伙人”,助力城市能級、產業層級、經濟量級提升。